91在线区啪国自产网页,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永久在线观看视频,中文字幕第二一区,核酸免费,国产成人h综合亚洲欧美在线

新聞中心

Industry News/行業動態

聚焦丨畢井泉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嚴”字當頭心系民眾 扎緊食藥安全的堅固籬笆

作者:轉自:中國食事藥聞    瀏覽:131    發布時間:2017/3/22 8:58:16

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介紹我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會上,畢井泉表示,新的一年,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嚴字當頭、重典治亂,嚴防、嚴管、嚴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要牽住“牛鼻子”,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切,開展突出問題大整治、質量安全大抽檢,著力防范食品安全領域的系統性風險,嚴厲打擊藥品安全領域的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集中力量查辦大案要案。要打好“攻堅戰”,實施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進仿制藥質量療效一致性評價,鼓勵新藥研發,加快建設職業化檢查員隊伍,以監管創新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頂層設計回應民生關切:法律法規不留空白

畢井泉局長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2016年食藥監總局組織抽檢25.7萬批次食品樣品,合格率為96.8%,與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個百分點。對1300余家大型生產、經營企業的抽樣檢驗合格率分別為99.0%和98.1%。近幾年沒有發生重大的、系統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我國的食品安全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頂層設計的完善建立。近年來,國家食藥監總局制定頒布了多個法律法規,食品藥品安全,從頂層設計上不留空白。


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后,為確保該法順利實施,國家食藥監總局抓緊制修訂相關配套規章制度,先后出臺了《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規章。


面對社會大眾廣泛關注的網絡食品安全問題,2016年7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并于同年10月1日施行。畢井泉局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及了該《辦法》的重點,他指出,“第一,只有取得許可證的實體餐飲店才能在網上接受訂餐,沒有實體店不得進行網上訂餐銷售活動;第二,嚴格落實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責任,要確保線下生產經營者必須是實體店,而不是黑作坊;要確保送餐過程食物不被污染;要確保對消費者提出的食品安全投訴及時妥善處理;第三,加強網絡餐飲服務的監督?!?


乳品安全同樣是最牽動消費者注意力的。2016年10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奶粉新政《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聲稱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來源的,應當如實標明具體來源地或者來源國,不得使用‘進口奶源’、‘源自國外牧場’、‘生態牧場’、‘進口原料’等模糊信息”,對于標簽和說明書也做出了進一步的規范。


畢井泉局長表示:“總體上看,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2016年,嬰幼兒配方乳粉共抽檢2532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32個批次,占1.3%,這里面,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安全風險的22個批次,占0.9%;不符合包裝標簽明示值、不存在安全風險的10個批次,占0.4%。檢出問題的基本都是中小企業。國家食藥監總局啟動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工作,這是針對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這種特殊食品和市場狀況采取的特殊監管措施。重點是整治品牌和配方過多、標簽不當標注和廣告不當宣傳問題?!?


藥品,有著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其質量安全也關乎著人民的生命安全。自2015年8月《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實施以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陸續出臺了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藥品優先審評審批、臨床試驗數據核查等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舉措。


針對公眾對“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存在的不了解的情況,畢井泉局長在新聞發布會上也給出了解釋:“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進行一致性評價,是2012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藥品‘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任務。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目的是要使我們生產的仿制藥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一致,在臨床上可以相互替代,這可以節約醫療費用,提高中國藥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制藥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果說過去我們的主要矛盾是解決‘短缺’的問題、‘有無’的問題,那么現在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決‘好’的問題。企業對參與一致性評價的熱情很高,目前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辦公室已接收參比制劑備案申請4000多件,備案品種700多個。”


此外,通過國家食藥監總局采取一系列措施,藥品審評審批不斷提速。畢井泉局長在發布會上也介紹:“藥品評審的工作人員數已經由兩年前的120人增加到2016年底的600人,注冊申請積壓已由2015年高峰時的近2.2萬件降至目前的8000件左右。”


探索創新關心民眾生活:消費提示與科普

在2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畢井泉局長從頂層設計上回應了民生關切,涉及到了食品安全的總體形勢、餐飲安全、乳品安全、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藥品審評審批制度、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等。


國家食藥監總局不僅僅是專注頂層設計,也一直在基層進行“創新”,比如通過發布消費提示和科普信息關心民眾生活。


2017年的春節,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關于元宵和湯圓的食品安全消費提示》、《關于速凍水餃的食品安全消費提示》;中秋節、端午節前發布了《關于自釀葡萄酒的消費提示》、《中秋月餅消費提示》、《端午節粽子安全消費提示》。此外,對于民眾生活中所涉及到的諸多食品,比如米面糖油都有消費提示。


在藥品方面,國家食藥監總局也及時監測并發布藥品安全警示。比如多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和藥物警戒快訊、《提示消費者注射肉毒毒素、玻尿酸等美容產品須謹慎》、《關注新復方大青葉片的用藥風險》等。


對于網絡謠言,國家食藥監總局也及時組織專家、媒體進行求證和解答。在2016年曾有網絡文章指出豬肉中存在“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的鉤蟲。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了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病理與公共衛生學教研室佘銳萍教授、北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高級獸醫師曹克昌、農業部屠宰技術中心副研究員高勝普、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淑敏等專家及時回應網友關切,經專家確認所謂鉤蟲都是豬的血管、淋巴管、神經纖維、肌腱以及筋膜等結構,并同時指出了“豬肉存在鉤蟲”這個說法缺乏科學性的依據。


2016年6月14日~27日,國務院食安辦會同中央文明辦、教育部、食藥監總局等17個部門,以“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為主題,聯合舉辦了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據統計,全國共有80多萬名監管人員、1萬多名專家學者參與宣傳,6000多萬名食品從業者、媒體工作者、青少年學生接受了法治、誠信、科普教育,覆蓋人數達4.3億人次。


另外,自2011年起,國家食藥監總局每年10月份組織開展“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集中進行安全用藥科普宣傳,以進一步提高公眾安全用藥意識,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并樹立食藥監管系統貼近公眾、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2016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期間,總局舉辦了第五屆“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公眾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食事藥聞”或“寶葫蘆娃”參與有獎答題。通過以獎促學、寓教于賽的方式幫助公眾糾正用藥誤區,并提供即時的用藥指南服務。數據顯示,該活動關注參與人次超過2200萬。


監管問責保障民眾利益: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

畢井泉局長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在逐步落實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最嚴’。一是落實‘最嚴謹的標準’,新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530項,涉及食品安全指標近2萬項,新增農藥殘留限量指標490項。


二是落實‘最嚴格的監管’,開展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檢頻次。2016年,抽樣檢驗的數量比上年增加了49%。每周公開食品抽檢結果,對不合格產品及時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消除風險隱患。


三是落實‘最嚴厲的處罰’,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查處食品違法案件17萬件,公安機關查辦1.1萬件,有力震懾了不法分子。


四是落實‘最嚴肅的問責’,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嚴肅處理監管不力的失職瀆職人員。


此外,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統一權威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建立,各級黨委、政府對食品監管投入的增加,都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體制保障和經費保障?!?


除了落實“四個最嚴”,2016年食藥監總局還以落實“四有兩責”為目標,按照“抓住一條主線、落實兩個責任、推進三項創新、防控四個風險”的總體部署,開拓創新、真抓實干,推動食品生產監管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國家食藥監總局積極研究推進監管事權劃分,指導地方建立食品生產監管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通過日常監管人員上證、監督檢查結果2日內公示、許可信息定期公示等措施,推進落實基層監管兩個責任和“全覆蓋”、“雙隨機”、“網格化”、“痕跡化”等要求。


此外,還大力推進食品生產監管信息化建設,研究制定了食品生產許可數據標準,組織開展食品生產許可電子化管理系統和許可數據庫建設;認真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組織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包裝飲用水、調味面制品、食品添加劑等重點食品產業發展和監管情況調研,積極服務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畢井泉局長在全面部署“四有兩責”要求時曾指出,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有屬地管理責任,負責建立完善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的“四有”目標。2016年,各地在健全食品藥品監管體系、提升基層監管能力、落實食品藥品安全黨政同責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四有兩責”在基層得到進一步落實,食品藥品監管基礎進一步加強。


在2017年1月12—13日召開的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和表彰先進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畢井泉局長指出了2017年九大方面的重點工作:“要聚焦群眾關切開展突出問題大整治”、“要嚴守安全底線抓好風險隱患大排查”、“要堅持問題導向抓好質量安全大抽檢”、“要以查辦大案要案為重點強化違法案件大稽查”、“要適應大眾需求推動餐飲業質量安全大提升”、“要圍繞‘放管服’推進審評審批體系大重建”、“要圍繞提高監管效能推動基礎基層工作取得更大進展”、“要圍繞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開展技能大培訓”、“要落實各方責任努力構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們真誠希望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與監管部門一起努力,共治共享食品藥品安全。”畢井泉局長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說。